易学动态

当前:首页 > 易学动态

李白豪:从占病古案看大六壬在中医中的运用

时间:2025-08-27

浏览:1716

1756290491895727.jpg

(文/李白豪  号隐谦)


   大六壬和中医同属玄门五术之下,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性极强的技 术。法承载了德,德承载了道,透过大六壬和中医,可以尝试着揣测古人对宇 宙和人体的认识途径和思维模式。


        历来业界总说“医道同源”“易医同源”,究竟“源”在哪和“同”在哪, 成为了众多医家和术数家们探寻的点。如唐代医学家王冰阐发五运六气之著作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中涉及了天干五合、河洛理数、后天八卦、纳甲、太 乙、奇门和六壬的天地人思维的术式与传统易学的太乙、奇门、六壬有何异 同?又如明代“列证最详、论治最精”的著名中医临床著作《证治准绳》的作 者王肯堂,在其《郁冈斋笔麈》卷二中记“论九星八宅吉凶之源”“七体六壬捷 径”,卷三“星命”“天乙贵人昼夜列”“天乙”等,无不看出其对医学,乃至古 术数六壬、堪舆、星命等的研究之深。由此,不得不回想起孙思邈在《千金 方·论大医习业第一》里提到: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又 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 为大医。……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 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


   本文选取两个占病的古案,首先学习作者占病的技法,其次看课传反应的 情况与中医辨证之间的结合点,最后试图看整体课局对疾病诊断、治疗和愈后 的帮助。 


   案例一:

   六月甲子日午将申时占病,张本占案。 邵彦和曰:“四课不足,脉息短小。发用戌土乘玄武,主脾病泻痢。中传申 鬼并白虎,主沉重。然得末传午火作青龙克制虎鬼,久而自安,药宜辛温及升 阳耳”。


445.png   


   此为甲子日第三课,第二、三课均为子上戌,四课不全,故断“脉息短 小”,即脉气不足,鼓动无力之意。干上子乘天后,子上戌土乘玄武,天后、玄 武定性上都为阴寒之象。戌土克子水,发用为初传,戌主脾胃,结合病性可知 是脾胃阳气被寒冷之物所伤,可知病证为泄泻病之脾胃阳虚证,故断为:“脾病 泻痢”。 


   再往下就是病势,中传申金乘白虎作鬼,代表病势沉重,同时这里也可以 反应泄泻之象,依毕法赋“受虎克者为病症”可知,申金克木,为肝胆经受 病,肝胆枢机不畅,肝主疏泄功能失司,同时肝又为厥阴风木可知,带有 “风”象,代表泻下来势快、次数多。 


   最后就是愈后,六月为夏月,中传白虎无力,而且末传午火乘青龙作子孙 救神克虎鬼,所以断“久而自安”,毕法赋云:“制鬼之位乃良医”,午火子孙既 为救神,又是白虎的阴神,白虎阴神克虎,代表愈后也在向好,但是为何是 “久而自安”,愈后需要时间,笔者认为可能是末传遁干“庚”为暗鬼,不会速愈。 


   那么治疗上来说,午火制虎鬼,那么用药宜“辛温”,“升阳”这一点原因 在于脾胃阳气被遏之后,阴寒之邪气易阻遏中焦阳气,水湿之气运化出现异常,则出现泄泻,所以在温补阳气的时候还应该“升阳”。同时延申至其他中医 内容可知,此午火克虎鬼,也宜用灸法,如阳虚泄泻可灸神阙、太白、阴陵 泉、足三里等穴,同时“辛温升阳”之治法,对应的药法可以是东垣法,补脾 胃升阳,或是用四神丸合痛泻药方等。 

   

   案例二: 

   王县丞甲戌生三十五岁占病,戊申年六月甲寅日未将卯时 


   邵先生曰:此课日辰皆见午,甲寅二木,皆死于午,那堪中末又是午,初 传又是绝神,六月午为月病符,旺火蚀休木,本宫又克父母,既无父母,亦难 为子息,及自身。幸行年在子上烧不尽,三十七行年到寅,恐难。三十九行年 到辰见申,尤难过矣。须先克了子,便乃心病,且作废人也。 

   

   王县丞授邵武军,是年遭丧男女四人,果成心病不赴任,恣狂而走,至三 十七癫痴不知人事,亦不饮食,几两月方瘥。三十九上,又复如此,却不死, 四十一岁上,太岁到寅死。 

5934.jpg

   年命—戌—天后

   行年:35—子—玄武 ;37—寅—白虎 ;39—辰—青龙; 41—午—六合

   此为甲子日第九课,支干共位为八专课,阴阳混沌不分。干支上白虎脱甲 木气,中末传也为午,一片心火炽盛之象,共四个白虎、四个天鬼、四个月病 符,凶象显著。其实这里笔者推断,也隐含了得病之原因。《心印赋》云:“吊客初传白虎乡,日辰逢之骨肉伤”《毕法赋》:“丧吊全逢挂缟衣”,干上白虎, 得病于“丧吊问病”,且午吊客,干上午火乘白虎,午也为惊恐,问占人应是丧 吊之事入心而病。四课里戌为丧门,午火吊客两见,传中两个午火乘白虎作子 孙,于是笔者推断问占人可能已是因子丧事后痛绝得病来问占。


   此课邵公先分析病势:“甲寅二木,皆死于午,那堪中末又是午,初传又是 绝神,六月午为月病符”,代表病重,所以病位在心且病情重。


   病势,邵公认为“行年在子上烧不尽”,子冲走午火,笔者补充命上戌土, 甲木被诸多火脱但是被戌收之,目前能救。往后邵公说:“三十七行年到寅,恐 难。三十九行年到辰见申,尤难过矣。须先克了子,便乃心病,且作废人也。” 如何理解?首先一定要先把握原课一点,甲绝在申,且申金青龙发用作鬼克 干,还遁出暗鬼,戊申这一年是非常凶的,但好在得解。到三十七岁,行年寅 上逢白虎,寅为岁破,疾病处于加重状态;三十九岁,行年辰,辰冲本名戌, 疾病未轻,但是辰为水库,太岁子冲午火,火尚不为害;四十一岁,行年走到 午火,火到很旺的时候,尤脱甲木,太岁寅冲动申鬼,本命戌土墓行年午火, 本来的救神变凶神,故而病逝。 


   其中对于症状上有几个需要关注的点,第一“癫狂”这一症如何理解?首 先病因为丧吊之悲伤所得,阳日八专课,主进展迅速,那么就是突然的情绪悲 伤,魁罡、阳刃、驿马,几个组合起来,些许有点“恣狂而走”之意。“受虎克 者为病症”火克者为金,肺经,此处其实伤的是肺所藏之魄,《黄帝内经·灵 枢·本神》:“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其次 午为心,心火炽盛时候也会热扰心神,出现精神、情志的问题。 


   最后说到治疗上的延申,都说心病难医,相比于六淫之邪气,七情六欲伤 人更甚矣。像这样一个算是心火炽盛的狂病,可以用对症结合用一些重镇安神 的如生铁落饮、癫狂梦醒汤的汤剂或针灸“孙思邈鬼门十三针”等一类的进行治疗。


   总结来说,对于疾病的占断,无非为: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愈后 (是否可救)、治疗(方式、寻医、避病方等)。基本中医理论和术数结合有利 于疾病的把握,对于中医的辨证施治其实是有利的。甚至术数的学习能够加深 对很多中医基本概念的理解。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很多疾病在初期舌脉之象、 症状还没有起伏,在数理之中也许会给我们一定的提示。既可以在一定时候保 护患者的健康利益,也是在保护医生自己。很多潜伏的隐患,提前预知了也是 一种双赢。不由得再次想起了“药王”孙思邈的那句话:“又须妙解阴阳禄命, 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 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 年,度百岁乃去”。


   《沁园春》苏轼:“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文中排盘软件截图自明镜六壬 APP) 


   作者:李白豪 号隐谦 某中医药大学中医长学制在读生,对六壬与中医研究颇有见地,期望其为往圣继绝学之!

隐谦 

951.png 


 


乙巳年甲申月戊辰日辛酉时


记于京畿


下一篇: 没有了
中国易学网 zhouyi64.com——中国周易研究应用第一平台!
邮箱:chinazhouyi@163.com 公安备案号:11010102006191 京ICP备100010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