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7
浏览:1428
《周易》作为先秦时期富含辩证思维与谋略智慧的经典,与《孙子兵法》这一兵家巅峰之作在思想内核上存在深刻关联。《周易》的变易思维、阴阳辩证、时势认知等理念,为《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战争规律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支撑,二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知变、应变、造势”的智慧精髓。以下从核心思想层面具体阐述:
第一、变易思维:“兵无常势”与“唯变所适”的战争认知:《周易》“变易”的核心思想(“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深刻影响了《孙子兵法》对战争动态性的认知。
1• 《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中,卦象的爻变、卦变揭示了“时位推移、因势而动”的规律,强调“变通者,趋时也”(《系辞下》),即根据时机与形势灵活调整策略。
2 • 《孙子兵法》将这一思维直接应用于战争分析,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明确指出战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如同水流随地形变化而改道,战争态势也随敌我、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动态演变。这种对战争“流动性”的认知,与《周易》“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宇宙观高度一致。
3 • 进一步而言,《孙子兵法》强调“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主张根据敌人的行动灵活调整战术,这正是《周易》“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中“观变、应变”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实践。
第二、阴阳辩证:对立统一与矛盾转化的谋略逻辑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为《孙子兵法》分析战争中的矛盾关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1 • 《周易》以阴阳对立统一解释万物规律,如“刚柔相济”“否极泰来”,强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乾卦“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的阶段变化)。
2 • 《孙子兵法》将这种阴阳辩证转化为对战争中核心矛盾的分析。
3 • 如“敌我”“攻守”“虚实”“奇正”等对立关系,本质上是阴阳二分法在军事领域的体现。《孙子兵法》明确提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势篇》),“正”为常规战术(阳),“奇”为出奇制胜(阴),二者相互配合、动态转化,与《周易》阴阳消长、刚柔相济的逻辑完全一致。
4 ◦ 又如“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势篇》),揭示了战争中矛盾双方的转化规律——混乱可能源于过度求治,怯懦可能源于盲目逞勇,弱势可能源于强行示强,这与《周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道德经》继承此思想,而源头在《周易》“亢龙有悔”)的“物极必反”理念一脉相承。
第三、时势认知:“择时而动”与“因利制权”的决策智慧
《周易》对“时”与“势”的重视,深刻影响了《孙子兵法》的军事决策思想。
1 • 《周易》以“时”为核心,强调“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彖传》),认为时机与形势是决策的关键(如卦爻的“当位”与“失位”反映时势的适宜与否)。
2 • 《孙子兵法》将“时势”转化为军事决策的核心依据
3 • 强调“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作战篇》),主张把握战机、速战速决,避免错失时机;
4 • 提出“因利而制权”(《计篇》),即根据有利形势灵活制定谋略,“权”即变通,本质是对《周易》“趋时”思想的军事应用;
5 • 在《地形篇》《九地篇》中,详细分析不同地形、环境对战争的影响,主张“圮地无舍,衢地交合”,根据地形之“势”调整部署,如同《周易》“审时度势”以定卦义。
第四、整体观与全胜思想:“太和”理念的军事延伸
《周易》“太和”(宇宙和谐平衡)的整体观,为《孙子兵法》“全胜”战略提供了思想源头。
1 • 《周易·乾卦·彖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反对过度冲突导致的破坏。
2 • 《孙子兵法》的最高追求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即通过谋略而非蛮力实现胜利,这正是对“太和”理念的延伸——避免战争对整体秩序的破坏,以最小代价达成目标。
3 • 这种“全胜”思想强调综合运用政治、外交、谋略等手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而非单一军事对抗,体现了《周易》“整体大于局部”的系统思维,如同卦象的整体意义由各爻协同决定,战争的胜负也取决于综合因素的平衡。
第五、总结:谋略智慧的同源共流
《周易》与《孙子兵法》虽分属哲学与兵学,但在思维本质上高度契合:《周易》以“阴阳变易”揭示宇宙规律,《孙子兵法》以“奇正虚实”解析战争法则;《周易》的“趋时造势”为军事决策提供原则,《孙子兵法》的“因敌制胜”则是其具体实践。二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以智取胜、以变应变”的智慧传统,《周易》的哲学思维为《孙子兵法》突破经验性军事总结、升华为系统的军事谋略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战争、更蕴含普世应变智慧的经典。
作者简介:
文平凡,男,1958年出生于广东惠阳。中医主任医师兼中医学教授。77级大学生,198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在惠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工作后获取主治医师资格。曾到中山医学院参加全国肾脏病进修班学习一年。在惠州市中医医院取得主任医师资格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职称。近十几年在惠州市第一医院给广东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来医院见习的本科学生讲授《中医学》和给市卫健局组织的西医学中医培训班学员讲授中医理论课,因中医理论丰富扎实讲课生动有趣简明扼要而深受学生学员欢迎。曾经出任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兼党委委员,惠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中国易学网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