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动态
中国古代地震预测研究探讨
更新时间:2013-05-10
地震预测的作用和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地震灾害处于频繁活动周期。其中,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地震;另外,就是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当然,记忆最为深刻、代价最为惨痛的当属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以及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河北唐山发生的里氏7.8级地震。
据上,我们进行以下简单分析:
①地震级别≥7级,那么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若震级≥7.8,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②以上几次地震带位于北纬30°~东经120°之间,属于地震活动高发区域;这是否与特殊地质构造或地理气候变化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具有较强破坏性的强烈地震应具有一定的周期属性。针对这种周
重要提示
此文由于我网编辑人员操作不慎,导致文章内容遗失,向各位易友网友表示歉意…
此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当代几次大的严重破坏地震发生的经纬区域分析;
2、古代职能部门“钦天监”对地震的研究预测;
3、太乙数对地震预测的作用原理;
4、2008年汶川地震太乙数预测验证情况;
5、呼吁健全机制,将传统古代科技文化运用到现代地震预测研究课题造福人类。
上一篇:
四川省易学研究会组织会员考察升钟湖